2025年4月19日东南配资,长海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62亿元,同比增长2.10%;归属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降7.20%;扣非净利润为2.45亿元,同比减少12.86%。尽管面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传统市场需求下降等不利因素,公司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优化产销协调效率,使得全年玻纤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06%,达到30.11万吨。
营收微增东南配资,净利润承压
长海股份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6.62亿元,同比增长2.10%,显示出公司在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营收的微幅增长。然而,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20%和12.86%,反映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压力。毛利润为6.0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32%,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或定价策略上可能遇到了挑战。
尽管公司在2024年对部分玻璃纤维纱产品实施了多轮小幅度恢复性提价,但全年玻纤纱价格提升幅度有限,玻纤制品企业基本无法将玻纤纱提价传导下去。这导致公司玻纤产品的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进一步影响了净利润表现。
玻纤销量逆势增长东南配资,市场策略初见成效
尽管面临市场需求疲软和价格低位运行的挑战,长海股份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优化产销协调效率,全年玻纤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06%,达到30.11万吨。这一成绩显示出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采取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
公司通过新增产能的释放和积极的市场策略,努力开拓市场,提高产销协调效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玻璃纤维及制品销量30.1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06%;实现化工制品销量7.11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47%。这表明公司在玻纤业务上的投入和调整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持续推进
长海股份在2024年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为1.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9%。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和工艺提升,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质,得到了下游企业的更好认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20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拥有有效专利180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实用新型126件,外观专利5件。
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稳步推进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之第一条15万吨产线和子公司天马集团3万吨技改为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生产线产能建设,已于报告期内投产并进行产能爬坡。公司现有产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成本优势更加明显,提升了生产效能。
长海股份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推进产能建设东南配资,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尽管面临部分财务指标的下滑,公司依然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并通过多项措施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天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